北京时间6月19日,中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为时一小时的电话会谈。此次会谈的主要议题集中在中东局势的急剧恶化,尤其是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升级。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在事后表示,这次中俄通话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莫斯科和北京基本上都认为,当前的局势,特别是伊朗的核计划问题,无法通过武力来解决。我们在这一立场上完全一致,并且坚决谴责以色列的行为,认为其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相关条款。”
乌沙科夫进一步提到,鉴于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中俄双方在通话中达成共识,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指示两国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交换最新的情报与建议。
中俄双方在通话结束后,都第一时间发布了通告。与俄罗斯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由乌沙科夫发表声明不同,中方的通告内容相对更为详细,明确阐述了中国的立场。中方在声明中表达了对以伊冲突的原则性立场,并提出了四项主张,核心内容包括:第一,推动停火止战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第二,保障平民安全应当放在首位;第三,开启对话与谈判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第四,国际社会必须积极为和平努力。
展开剩余77%中方特别强调,武力永远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正确方式,冲突的各方,尤其是以色列,应当尽早实现停火,并避免冲突外溢。中方还指出,拥有特殊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美国,应该为缓和局势作出更多努力,而不是加剧局势的恶化。显然,这一表态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种警告,提醒其不要向火中添油。
不久后,俄方再次对以伊冲突发表了严厉的回应。据英国天空新闻网6月20日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此次冲突导致伊朗政权发生更迭,俄罗斯将无法接受。他还补充道,如果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遭到刺杀,这将是“打开潘多拉魔盒”,并且俄罗斯将作出“极为负面的反应”。佩斯科夫强调:“那些讨论刺杀哈梅内伊的人应该记住,他们实际上是在开启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
这番话被认为是俄方迄今为止在以伊冲突中发出的最强硬声明。与此同时,路透社6月19日的报道也指出,普京在回答关于哈梅内伊可能遭刺杀的问题时,语气非常严肃地表示:“我甚至不愿讨论这种可能性!”
事实上,早在6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对哈梅内伊发出威胁,声称美军已知晓哈梅内伊的位置,但目前并不打算采取刺杀行动。同时,特朗普还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然而,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6月19日,当地时间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宣读了特朗普的最新声明,称特朗普将在未来两周内决定是否下令美军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莱维特还透露,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沟通仍在继续,双方还有“很大机会”达成核协议。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声明可能是一种“烟雾弹”,目的是为美国军方做好军事准备。例如,美军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中东地区各军事基地的防护,因为伊朗最近威胁要对美国军事基地发起袭击。根据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已开始撤离,未掩蔽的飞机也已离开该基地。这一举措无疑表明特朗普对打击伊朗的决策仍在深思熟虑。
特朗普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美国并不希望陷入这场战争,因为这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不符;其次,美国军方也没有信心能够彻底摧毁伊朗福尔道核设施。据以色列情报机构的评估,伊朗福尔道核设施位于地下90米深的坚固岩石层中,是伊朗最具防御性的核设施。要摧毁这一目标,必须使用巨型钻地炸弹,如美军的GBU-57。
然而,GBU-57钻地炸弹是否能够摧毁地下90米深的目标,五角大楼并不确定。根据五角大楼的说法,这款炸弹只能摧毁不超过61米深的地下目标。更重要的是,福尔道核设施的地下位置使得评估其摧毁效果变得极为困难。英国《卫报》6月19日的报道中提到,特朗普是否下令打击伊朗的关键前提之一,就是确保GBU-57可以有效摧毁福尔道核设施。然而,目前五角大楼对此并没有足够的信心。
事实上,白宫知情人士透露,在最近的两次战情室会议上,特朗普多次询问军方顾问能否确保摧毁福尔道核设施。公开资料显示,GBU-57巨型钻地炸弹需要B-2隐形轰炸机投掷,而且要求极其稳定的GPS信号才能确保精准打击。炸弹本身的设计采用圆柱形弹体,头部呈锥形,以增强穿透力,而弹体中部的四个大型弹翼和尾部的四片格栅尾翼有助于精确控制飞行轨迹。
尽管特朗普声称对伊朗拥有制空权,但在这种高风险的军事行动中,谁也无法预见到意外。如果炸弹没有成功摧毁目标,或者B-2轰炸机被击落,这对于美国来说将是无法承受的后果。与此同时,6月20日,央视新闻报道称,伊朗首都德黑兰西部传出了巨大的爆炸声,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了来自以色列的导弹和无人机。
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很难要求以色列停止攻击”,并暗示他可能支持停火,给伊朗“最多两周”的时间恢复理智。这表明,特朗普似乎对进一步打击伊朗持谨慎态度。
总体而言,特朗普政府正面临对自身战略利益的深刻考量,特别是如何平衡在中东的军事部署,以避免陷入一场漫长的战争。无论如何,中俄陆续发表的声明,以及特朗普的犹豫不决,无疑给伊朗带来了一丝希望。
发布于:天津市